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注册 找回密码

人人论坛

发表于 2022-8-21 10:0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世纯 于 2022-10-28 20:24 编辑

095111kg1tyj59zdj4uezc.jpg
英 诗《 Salutation 》汉 译《 示  意 》

       埃兹拉 · 庞德(1885-1972)是美国二十世纪诗坛巨匠,也是争议性最大的人物之一。他出生在美国爱达荷州小城海莱市,在费城长大,在去欧洲以前,他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就学,在那里攻读美国历史、古典文学、罗曼斯语言文学。两年后,他转至哈密尔顿大学(Hamilton College)学习。1906年获硕士学位。1898年庞德首次赴欧,以后于1902年,1906年及1908年先后共四次去欧洲。1908年定居伦敦,以后一度成为伦敦文坛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庞德的诗歌很有趣,完全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就是特别短,要么就是超级长。超级长的代表就是《诗章》,长达117章,涉及文学、艺术、建筑、神话、经济学等各个领域,几乎就是冲着百科全书去的。庞德从1915年他30岁时开始写《诗章》,陆续分章出版。他一生写了至少70本书,发表了150多篇长篇评论类论文,还学习了9门外语。





095122bcnzxkco2t72b92z.jpg




一.     原        文   /   中    译    文 /  '          '



              Salutation          —— by Emily_Dickinson ( USA / 1885-1972 )
                  示  意               —— 原 著 / 埃兹拉 · 庞德( 美国 / 1885-1972 )
                                            —— 翻 译 / '解 '读 - 李世纯 - 中国 长春 - 2022. 8. 20
  


O generation of the thoroughly smug
哼,你们哪,你们这茬人,挑三,拣四——
and thoroughly uncomfortable
这不称心,那不如意,哼哼,忘乎所以,不自量力;

I have seen fishermen picnicking in the sun,
唉——君不见,不见呀,不见渔家露餐日炎炎,
I have seen them with untidy families,
不见呀,不见渔家蓬荜凌乱乱,哦——更不见,
I have seen their smiles full of teeth
不见哪,不见渔家粗声大气欢声起,
and heard ungainly laughter.
不见哪,渔家开怀笑语乐开颜;


And I am happier than 'you are, 【d】
啊——不见,不见,君不见,不见难比我快乐,
And 'they ''were happier than I am;           【'b.  ''c】
不见不知渔家比我快乐更多;
And the fish swim in the lake
喏——鱼儿游啊,游啊,湖水里,
and do not even own clothing.
呜——没有啊——甚至没有身上衣 ... ...



095116leaugftvkteu8sea.jpg




二.    译         注  /  译     后    感



a'.      首先,特别鸣谢:本作主要参考文献 a  本作要参考文献 b  本作要参考文献 c  本作要参考文献 d

a.       幸
福有标准吗?快乐有度量吗?读过小诗,看似 “你们”,“他们”,“它们”,以及诗人,已有示意:心上,心上,幸福有标准,快乐有度量,这标准,这度量,长在人类个体心上;我们心胸有多宽,视野有多广,幸福、快乐指数即同比上涨、上扬

b.       此处词义:指代 fishermen(3+4)

c.       此处词义:所在句式为虚拟(非过去)

d.      
此处词义:指代 generation(1+2

e.      
中外互译,对作者、读者、自己,三者,翻译永远是请示,不是诠释,翻译永远为其人格、才识、品味三项负全责;中外互译,归根结底,人文互译;一个单词、一个文字,无论中外,其真正含义、生命活力,不仅在专家学者词典、时尚强大线上机翻,不仅在词法、句法、语法,更多体现在实地、实践中语言、语句、语境、篇章字里行间;翻译要完美原意,须同观原作视野,置身原作境地;翻译要完美原意,更要完美传递;原意传递要完美,其载体修辞,修辞差异切换,对接,不可或缺

f.       本作译文尚有无奈数笔,期待更多诗友、译友积极参与,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095128yi44kk4dkv9c40zl.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8 19:5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世纯 于 2022-10-29 19:09 编辑


英 诗《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汉 译《 地 铁 站 上 》


       埃兹拉 · 庞德(1885-1972)是美国二十世纪诗坛巨匠,也是争议性最大的人物之一。他出生在美国爱达荷州小城海莱市,在费城长大,在去欧洲以前,他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就学,在那里攻读美国历史、古典文学、罗曼斯语言文学。两年后,他转至哈密尔顿大学(Hamilton College)学习。1906年获硕士学位。1898年庞德首次赴欧,以后于1902年,1906年及1908年先后共四次去欧洲。1908年定居伦敦,以后一度成为伦敦文坛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庞德的诗歌很有趣,完全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就是特别短,要么就是超级长。超级长的代表就是《诗章》,长达117章,涉及文学、艺术、建筑、神话、经济学等各个领域,几乎就是冲着百科全书去的。庞德从1915年他30岁时开始写《诗章》,陆续分章出版。他一生写了至少70本书,发表了150多篇长篇评论类论文,还学习了9门外语。



一.     原        文   /   中    译    文 /  '          '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 by Emily_Dickinson ( USA / 1885-1972 )
                 地 铁 站 上                 —— 原 著 / 埃兹拉 · 庞德( 美国 / 1885-1972 )
                                                  —— 翻 译 / '解 '读 - 李世纯 - 中国 长春 - 2022. 8. 20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哦——地铁站,好个地铁站,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c】
一派幽灵脸;您看:活脱一段粗杂木——黑乎乎,
'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                    【b】
湿漉漉,您看看:还妆点几片花瓣瓣 ... ...








二.    译         注  /  译     后    感



a'.      首先,特别鸣谢:本作主要参考文献 a  本作要参考文献 b  本作要参考文献 c  本作要参考文献 d

a.       地
铁站?诗人仅仅描写地铁站?抑或一家新邻居?一届新考生?新领导?一套新举措?一批新鲜货?一组新设计?新科技?... ... 小诗以其本体为喻体,借之喻体之喻体,言之本体之本体?首任第一本体或是谁?芸芸墨点在哪里?诗人本体复本体,喻体复喻体,寥寥落笔三行仅半句,半句成诗,且发人深省,每每读后,无不深感张力恢宏隽永

b.       此处词义:同位语,
间接补充/追加说明/解释大写部分(1+3~6

c.       此行词义:同位语,直接补充/追加说明/解释大写部分(1+3~6)

d.      
中外互译,对作者、读者、自己,三者,翻译不是演绎,顺达,典雅,应取忠信为首要;翻译永远是请示,不是诠释,永远为作者、读者、自己,在人格、才识、品位三项负全责;中外互译,归根结底,人文互译;一个单词、一个文字,无论中外,其真正含义、生命活力,不仅在专家学者词典、时尚强大线上机翻,不仅在词法、句法、语法,更多体现在实地、实践中语言、语句、语境、篇章字里行间;翻译要完美原意,须同观原作视野,置身原作境地;翻译要完美原意,更要完美传递;原意传递要完美,其载体修辞,修辞差异切换,对接,不可或缺

e.       本作译文尚有无奈数笔,期待更多诗友、译友积极参与,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u=3389275552,1019171728&fm=253&fmt=auto&app=120&f=JPEG.webp.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