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注册 找回密码

人人论坛

发表于 2016-6-21 00:5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际汉语教师应该具有专业的水准,国家汉办最近出台的《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便从语言基本知识与技能(汉语与外语)、文化与交际、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策略、教学方法、教师综合素质五个模块,对教师的专业性和职业要求进行了描述。随着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国际汉语教师的人才培养,其专业性水准也必然进入新一台阶,逐渐与国际TESOL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接轨,顺应国际社会对汉语教学的要求。

    《国际汉语教师标准》的五大模块,无疑建构了一套完善、科学、规范的教师标准体系,但做为一名国际汉语教师,其人格魅力,或曰其综合素质,对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则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几年的教学实习指导中发现,影响亲和力营造的根本原因在于两个误区的存在:
32期上课.jpg 1.jpg
误区之一:教学中的师道尊严
    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也就意味着不同文化的一次次碰撞。东西方师生观显然有所不同,在“师道尊严”的历变熏陶中成为汉语教师的新一代,“为师”之感如果过于强烈的话,在面对“平等、自由、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国际教育理念大趋势下成长的外国留学生,是不合时宜的。有些实习教师,在讲台上正襟危坐,严肃授课,语速快而响亮,板书潇洒,对学生的一些迟到或瞌睡行为严厉批评,从敬业的角度而言,无可厚非,但教学效果却不理想,甚至学生有抵触、厌学情绪和逃课现象。很显然传统的“严师出高徒”观念,在国际汉语教学中并非一定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师道尊严”也许对日本留学生和泰国留学生还起一定的作用,但对于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留学生而言,则显得不够亲和,反而影响了课堂教学中的互动。因此,课堂教学中,汉语教师应该避免过于严肃,应该尽量融入到学生当中,关爱着课堂中的每一位学生,虽然不一定如美式教育般的围桌而坐,但教师在教室里适当走动,用亲切的微笑和适中的语速与每位学生面对面互动;板书清晰而工整;对学生的黑板练习,能够耐心地一一点评;建立尊重而平等的师生关系,这些举措都是亲和力体现的重要保障。减轻学生的学习焦虑,与教师所创造的课堂学习轻松氛围息息相关。但亲和不等于无原则的放纵,这需要一个“度”的把握,无“度”则不可立,“度”的娴熟把握是教学技法是否成熟专业的重要标记。
美国3.jpg 国际友人.jpg
误区二:语言学习中的标准为上
    习得标准汉语是汉语做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终极目标,不论是初中级还是高级汉语水平,教师都有一个“标准化”的衡量尺度。虽然留学生现实的汉语输出,更多呈现的是“中介语”状态,与标准依然有相当的距离,但就具体汉语学习项目而言,相对的“标准”实现还是可行的。而且在教学的互动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汉语输出“非标准”的及时肯定和“宽容式”赞美,反而可以促发学生的语言学习潜能,提高学生汉语学习的热情,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对“标准”调节性的评判,其实有赖于教师对学生母语语言特征的了解。例如:以阿拉伯语种为背景的留学生,他们的汉语发音保有颤音的特点,声调高低无法辨别,其汉语发音的语音标准实现相对于其他语种的学生来说,难度为高,所以,同一标准的评判基本是不公平的。对于四声的掌握,美国学生和日本学生,要比泰国学生难得多,因为泰语是有声调的语言,比汉语普通话还多出了一个声调,所以,泰国学生对声调的学习易如反掌,而对日本学生和美国学生则是语音教学的难点所在,尤其是美国学生,第四声调(51)几乎很难从五度降到一度,一般只能降到三度或者二度,那么二度也许就是我们应该值得肯定的“标准”尺度了。至于汉字的学习,对于大部分的外国人来说,是汉语学习中的“难中之难”,但对于日本学生,却不在话下。这些教学中的个体差异,均与其母语的正负迁移有关,所以“标准”也应该是相对的。对“偏误”的适度“宽容”与对“非标准”的适度“赞美”,是国际汉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理论背景及教育理念,“相对标准”的因人而异是汉语教师亲和力提升的功力所在。
    对外汉语教学,实质上是一项语言教育的问题,其基点在于教育。正如陆游诗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对外汉语教学的成败,其理亦同。
dizhi.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