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注册 找回密码

人人论坛

发表于 2013-7-28 14:2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风鸽 于 2015-4-15 19:32 编辑

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风情与历史记忆。中山路之于厦门,犹如王府井之于北京、南京路之于上海,不仅是厦门最传统的繁华地带和商业中心,更是厦门的人文地标、历史发展的缩影,在传承闽台、南洋文化,加强对台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厦门中山路位于鹭岛西南部,全长1200米,宽18米,连接着“海上花园”鼓浪屿和万石植物园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直通大海,地理位置优越,具备“藏风聚气、亲水揽景”的特质,是厦门城市的发祥地,享有“中国闽台风情第一街”美誉。在厦门无法复制和取代的,只有中山路。
    中山路是厦门城市的核心区域
    厦门的城市历史始于明代。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明政府为加强海防,在厦门岛设永宁卫中左守御千户所,筑厦门城,自此,中左所、厦门城开始载入典籍。目前仅存的一段明代城墙,就在中山路北街口,市公安局院内。
    清顺治七年(1650年)郑成功占据厦门,作为海上贸易和 “反清复明”和收复台湾驱逐荷兰殖民者的基地,并易名为思明州。现中山路的小走马路正是当年郑成功走马练兵校场的遗址。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收复台湾,将统辖闽台的福建水师提督署移驻厦门,提督衙门正设于中山路口。现尚存气势威风的大石狮一对,石狮立于石墩之上,石墩的正面雕刻一品官补仙鹤图,十分精美。中山路万寿宫门口还留存水师提督彭楚汉的碑刻一方。
    同时,厦门成为官方指定的大陆与台湾对渡通航唯一的港口。所有大陆和台湾的官商只能从厦门和台南往返。中山路南尽头就是当年设立的码头岛美码头和水仙码头,现在在中山路海边还可以看到当年掌控两岸商贸的郊商所奉祀的水仙宫遗址。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厦门成为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为我国对外,特别是对南洋商贸的重要港口,而且是福建闽南人、客家人下南洋最主要的出发地和华侨归乡的码头。
    中山路的历史
    中山路的最初雏形始于清代。
    中山路自北向南分为两段,北段起自厦门城内的水师提督署(今市公安局)门前至蕹菜河(思明南路);南段起自蕹菜河到海边水仙路头(码头)。
    现代中山路建成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1920年, “厦门市政会” 成立,规划设计厦门街市马路为“四纵七横”,中山路为规划中的“七横”之一。中山路开发建设大约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20年至1926年,修筑了中山路北段,起于今市公安局,止于今思明南路路口,长520米,基本是对旧有街道的整修和拓宽;第二阶段是1927年至1932年,开山填海修筑了中山路南段,起于思明南路路口,止于海边岛美码头(今中山路南口),长600米。1928年正式取名为中山路。日伪时期,改名为“大汉路”,1945年抗战胜利后复名。1966年又改为“东方红路”,1979年10月复名。
    中山路建成不久抗日战争爆发。1938年日军占领厦门,中山路陷于萧条。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山路重现旧日风采并进一步繁荣。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厦门日报社就设立在中山路的永安堂(原客家侨领胡文虎建设的星光日报社);厦门市政府不少机关也在中山路办公,如经贸委、工交委;并汇集了当时厦门最大的第一百货公司、食杂公司、新华书店、最大的钟表店、最有名的餐厅、最大的宾馆等。1958年建成鹭江宾馆、人民剧场,1959年建成华侨大厦。
    改革开放以后,中山路在一次次应对新兴商业模式的冲击下,不断更新重修,但始终坚持修旧如旧,始终维持中西合璧的骑楼街区风格,并将杂乱无章的管线改道入地,使街道更显宽阔美观。
    2006年,中山路又拆除上世纪80年代添加的街道护栏,改为步行街,增添具有闽南色彩的城雕小品,引进台湾的特色商店,放开和引导路边的民间艺术表演和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使得中山路越发成熟,并成为厦门城市文化的象征。
    中山路的历史文化特色
    中山路的建设体现了闽南华侨和台胞的赤子之心。
    主持开辟中山路的厦门市政会由不肯入籍荷兰毅然从南洋归来的印尼糖王黄奕住和不愿当日本顺民从台湾变卖家产归来的“板桥林家”主人林尔嘉担任主任委员。中山路上将近1/3的房产是黄奕住的投资。在他们的号召下,南洋华侨不惜以多年辛劳累积,重金购地建房,在短短数年间建成了富有南洋风情的骑楼商街——中山路。华侨领袖陈嘉庚、客家侨领胡文虎都参加了中山路的建设投资。
    华侨不仅带来投资,也引进了南洋风情建筑骑楼。中山路全长1200米,路宽18米。骑楼下人行道的宽度3米,比一般骑楼人行道更宽敞,高度也更高,人行其间,遮阳避雨,舒适安全,堪称“以人为本”的建筑,也充满了南洋异国风情。
    华侨不仅引进现代建筑,更将闽南风格和中国气派糅进了骑楼。
    中山路口第一栋房屋就是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创始的华侨银行有限公司。他在南洋风情的骑楼,加上了闽南传统的绿琉璃门楼屋顶,骑楼的门柱上又加上富有中国特色的廻云纹装饰,为中山路骑楼添上了中国气派和闽南色彩。
    细看中山路建筑,底层以骑楼作为基本形式,而上部的立面,既有西式建筑的柱廊、塔堡和窗饰,又能在南洋风情、西洋柱式之间,从大量的浮雕图案,从花开富贵的牡丹到扬帆出海的船舶,从百鸟朝凤到子孝母慈,找到闽南文化的符号和中华文化的意蕴,形成中西合璧并具有闽南风格的建筑街区,是中外结合、闽南与南洋建筑风格结合的典型代表。
    中西合璧,开放包容,这就是中山路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风貌。
    中山路的文物古迹
    沿着中山路,你可以看到许许多多厦门城市的文化记忆。
    中山路现在保留下来的文物和文物保护单位有: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
    1.厦门所城墙。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在厦门岛设永宁卫中左守御千户所,筑厦门城。目前仅存的一段120米长的城墙,就在中山路北街口,市公安局院内。
    在厦门城墙边的巨石上有乾隆辛巳年(1761年)福建水师提督甘国宝“瞻云”“曼倩偷(来)”题刻,清咸丰三年(1853年)福建水师提督李廷玉关于镇压闽南小刀会起义的刻石,清光绪年间福建水师提督杨岐珍的“山环水活”“仰之”题刻。
    2.新街礼拜堂。始建于1848年的新街礼拜堂,是我国最早的、供中国人使用的基督教堂,1933年礼拜堂重建奠基及1935年落成时,中华基督教全国总会所赠石刻两方,一题“中华第一圣堂”,另一题为“耶和华驻跸之所”。
    3.江夏堂。江夏堂是清光绪年武状元黄培松于宣统二年(1910年)兴建的黄氏大宗祠。它是典型的闽南传统建筑。每年有许多台湾海外黄氏宗亲来此祭祖,认祖归宗。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
    1.阮旻锡夕阳寮隐居处遗址。明末清初著名文人、郑成功幕僚阮旻锡夕阳寮隐居处。
    2.重建兴泉永道署碑记。清雍正五年(1727年)兴泉道至泉州移驻厦门建署,雍正十二年(1734年)加辖永春州,称兴泉永道署,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加授海防兵备衔,称“福建分巡兴泉永海防兵备道”。
    3.陈化成故居。陈化成厦门同安丙州人,家住中山路边草埔埕,行伍出身,曾任台湾总兵福建水师提督。清道光二十一年(1842年)任江南提督,在鸦片战争中英勇抗敌阵亡,被上海人民奉为上海城隍爷,现供奉于上海城隍庙。
    4.陈化成祠。清嘉庆年间,由厦门绅商及陈化成部属陈胜元等为其捐资修建的陈公祠堂。
    5.厦门各界抗敌后援会会址。1937年日本军舰攻打厦门被厦门军民击退,并击沉日本军舰一艘。厦门军民士气大振,成立抗敌后援会,支援驻厦军队。
    市级涉台文物古迹:
    台湾公会旧址。日据时期许多台湾同胞旅居厦门经商、行医、办事业,更多的台湾同胞把孩子送到厦门来读书,学习汉文汉语。1928年在厦台胞捐资在中山路北街口建立了台湾公会。
    已经申报尚未批准的省级文物单位:
    清代福建水师提督署遗址:一对石狮、施琅题刻和水师提督彭楚汉碑刻。
    此外,还有历史遗址、古迹:
    1.始建于明代的万寿宫,供奉的是保生大帝。屋边碑刻记载了清代水师提督彭楚汉对保生大帝的虔诚。万寿宫在当年修路时被迁移到3楼,至今香火鼎盛。
    2.在玉屏书院旧址有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的“玉屏书院碑记”石碑,该址现为厦门市第五中学,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叶飞、卢嘉锡,全国政协副主席方毅曾在该校任教或学习。
    3.在小走马路古凤凰山等处,有清乾隆年间名人的题刻“古凤凰山”“榕林别墅记”和树龄达250年的古榕树,以及“披襟”“英凤霞爽”“百人石”等刻石。
    4.买办清末邱延枢公馆。
    5.最早建于1877年,专门为华侨汇款服务的、至今仍在延续使用的华侨银行。
    6.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郁达夫和中国现代爱国民主战士、诗人、文史学者闻一多居住过的天仙旅社。
    7.厦门最早的电影院之一:中华电影院。
    8.厦门解放第一天就成为厦门日报社的胡文虎永安堂。
    中山路还保留许多中华老字号,好清香、黄则和和黄金香就是典型的代表。
    中山路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福建唯一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南音,在中山路有着悠久传承。厦门市第一个民间南音社团“金华阁”,成立于1830年。近代南音3位公认的大师有两位出身于金华阁。蜚声海峡两岸的南音大师林祥玉,自幼就在金华阁学习南音,学成后又在金华阁传授南音,后受邀远渡台湾传艺,台湾现存历史较长的南音社团无不奉他为祖师,所编《南音指谱》为南音人所珍藏,奉为经典。
    编纂《泉南指谱》的林霁秋,名闻海内外,也曾在金华阁学艺和演奏。
    金华阁180年来从未停止传承南音,现今每周仍在传唱,并深入小学传承。每年农历八月十二日,他们都要在中山路举行隆重的“郎君祭”,祭奠南音祖师五代时期的孟昶。届时台湾、南洋以及泉州、金门的弦友都会聚会中山路,踩街、祭拜、演奏南音。
    中山路中华电影院后边的集安堂,则是厦门最大的南音社团,其领军人物即当代南音大师纪经亩。纪经亩在上世纪50年代创作新南音《迎龙小唱》、《闽海渔歌》,并为毛主席诗词配南音,组织金风南乐团赴京演出,进中南海为中央首长演唱,获得极高的评价。其后,厦门市文化局在金风南乐团的基础上组建厦门南乐团,出访世界20多个国家,创作获文华奖的《长恨歌》等曲目,并多次赴台交流演出。厦门南乐团在2008年搬迁于中山路尽头的中山公园内南音阁,为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有多名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每周都在中山路局口街进行传承表演。
    中山路局口街34号曾是台湾著名的歌仔戏艺人温红塗开的古董店,同时也是上世纪20年代厦门有名的歌仔戏馆平和社。当年,歌仔戏大师邵江海和许多闽南早期歌仔戏艺人就在这儿向温红塗学习歌仔,并在其引领下加入歌仔戏班。平和社堪称台湾歌仔戏传入闽南的起点之一,至今局口街每周仍有歌仔戏、歌仔调的传唱。
    中山路还流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秋博饼。传说在300多年前,郑成功屯兵厦门,每到八月十五日月圆之时,满怀反清复明之豪气的将士们,难免有思乡思亲之情。为排解和宽慰士兵佳节思念家乡亲人之苦,郑成功的部将金门人洪旭发明了一种博饼游戏,让士兵赏月博饼。郑成功亲自批准从农历十三至十八,前后6夜,军中按单双日轮流赏月博饼。
    如今,“博饼”已成为中秋节不可缺少的民俗文化活动。每逢中秋佳节,中山路家家户户,围桌博饼,欢乐融融。所有商家也都在整个八月设立博饼优惠,令顾客宾至如归。
    中山路的保护和改造
    中山路街多为老旧建筑,许多居民在此已居住多年,对街区的历史和传说都耳熟能详,对街区的一石一木都充满感情,经常向有关部门提出对街区风貌建筑保护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参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中山路每周定期演出歌仔戏、布袋戏、南音、答嘴鼓等闽南民间艺术,弘扬和传承历史文化。
    政府及文物主管部门对中山路街区的文物保护十分重视,在文物的保护维修上,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方针,按照“政府主导,居民参与,实体运作,渐进改善”的指导思路进行。按照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由各级文物主管部门对单体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保护维修。对整个中山路街区的保护制定了总体规划,区别不同情况,逐步实施。中山路步行街于2006年启动改造以来,思明区政府按照“再塑厦门老街形象,体现闽台传统文化特色”和“修旧如旧”的原则,尽可能的保留旧有建筑和历史人文信息。在街景改造、交通组织、活动组织、公共环境、文明建设、人员管理等方面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沿街新建闽台文化宣传阵地讲古角,以及闽南特色石刻的休闲桌椅、绿化组合、古迹指示牌、街区图等,辅以LED的夜间高科技景观,成立了市、区两级领导挂帅,各相关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多次就中山路街区在改造过程中保护历史风貌的问题进行规划、调研、研讨、论证。分别邀请闽台民俗方面的学者及政府管理单位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中山路街区的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使中山路的规划与改造在“修旧如旧”的原则上有序进行,文物古迹、风貌建筑得以完整保存。
    中山路上的小街古城路是上世纪20年代厦门古城墙拆后所建。现已成为汇聚众多闽台食品的“闽台特色食品街”。小街长仅百米,一头是“老闽南”食府,一头是台商经营的老台南小吃。台南安平文教基金会不但把台南小吃引到厦门,还与厦门闽南文化研究会在此联合举办闽南文化沙龙、讲坛。
    保护修复后,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以其优美的骑楼建筑、优越的地理环境、浓郁的闽台特色及南洋风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厦门人文地标、海内外知名的商业名街。
    厦门中山路的形成是城市近代化规划及建设的直接成果,是一个从古代到现代、从形成到发展的、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见证着厦门的数百年沧桑,也传承了城市的文化血脉,承载着几代厦门人挥之不去的生活记忆,成为厦门人文地标、商业名街,在台湾和南洋有着相当高的知名度和广泛影响。
    中山路风情
    文化——名人大师处处留痕迹
    百年老街的中山路是目前厦门保留较完整的展现近代历史风貌的旧城街区,也是厦门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历史风貌保护区,在这里,不论是本地居民还是外地游客都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南洋风情与闽南文化的交融。
    厦门城墙、新街礼拜堂、江夏堂……中山路片区保留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孕育了众多的厦门文化名人,堪称厦门的文脉。中山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建,也因孙中山先生而出名。这里还有著名民族英雄陈化成、著名书法家欧阳桢、诗人虞愚、著名书法金石家吕世宜等名人的故居;著名的民盟早期领导人李公朴和作家郁达夫下榻过的天仙旅社;当代中国科学院前院长卢嘉锡的童年,也是在这里度过的。
    中山路不但有丰富的文物古迹,而且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建省唯一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南音,还有歌仔戏、中秋博饼等在中山路都有着悠久不断的传承。
    建筑——骑楼尽显南洋风情
    中山路主要由华侨投资兴建,并由成片的骑楼组成,两旁带有浓郁南洋风情的骑楼建筑映衬着中山路“南洋风情商业街”的雅号。
    斑驳的墙体、古旧的木窗,与沿街的人文古迹将军牌坊、闽南特色石刻的休闲桌椅、绿色植物、古迹指示牌等景观相互呼应,为古朴、典雅、温馨的中山路增添了无限活力。位于中山路轮渡路口的华侨银行,是当年厦门人与南洋华侨之间血脉紧紧相连的历史见证。它给南洋风情的骑楼,加上了闽南传统的绿琉璃门楼屋顶,骑楼的门柱上又加上富有中国特色的廻云纹装饰,为中山路骑楼添上了中国气派和闽南色彩。
    细看中山路建筑,底层以骑楼作为基本形式,而上部的立面,既有西式建筑的柱廊、塔堡和窗饰,又能在南洋风情、西洋柱式之间,从大量的浮雕图案,从花开富贵的牡丹到扬帆出海的船舶,从百鸟朝凤到子孝母慈,找到闽南文化的符号和中华文化的意蕴,形成中西合璧并具有闽南风格的建筑街区,是中外结合、闽南与南洋建筑风格结合的典型代表。
    中西合璧,开放包容,有人说这就是中山路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风貌。
    对台——台商纷纷开店经营
    位于海峡西岸的中山路,与台湾仅有一海之隔,联系甚密,渊源深厚,有“中国闽台风情第一街”之称。福建、台湾的各行业众多品牌在这里汇集;众多的闽商、台商在此开店、经营,并经常举办与台湾有关的台湾特色庙会、郑成功文化节风俗展演和歌仔戏、南音等具闽台特色的各项活动,是对台商贸、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之一。
    交通——地处市中心交通便捷
    中山路地处厦门城市中心,在早期,中山路更是厦门城市的代表,当时的厦门就是指中山路周围,到中山路就是“进城”。
    中山路与“海上花园”鼓浪屿隔海相望,紧邻厦门城市快速干道——环岛路、成功大道,紧挨码头、长途汽车站,就是到最远的机场也不足30分钟。
    环境——老街直通大海
    中山路是一条直通大海的商业街。走在街上,便有阵阵海风吹来,让人感觉惬意无比。闲暇之余,你还可走到街尽头的海边,遥望“海上花园”鼓浪屿,听涛声浪曲,观千帆飞渡、万舸迸发。
    广告采用统一板材和底框,以欧式的铁艺雕花来突出骑楼的优美,实施LED夜景工程,使艺术照明与建筑景观融于一体……近年来,中山路的两次大规模改造,既有效地保持了原有商业街的建筑风貌、历史印迹,又进一步突出了厦门的本土文化、南洋文化和闽台文化,提升整体景观的内涵与品位,使中山路成为厦门的一大游览胜地,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品牌—— 老字号特产成“金字招牌”
    中山路着力找准文化与商贸产业发展的契合点,不断提升文化内涵、丰富文化业态,形成高、中、低端业态有机搭配,国际名品、老字号品牌主导的特色商业街区。在短短1200米的中山路上汇集了200多种国际一二线知名品牌。众多国内知名品牌,也巧借中山路的人气和影响力,在此设旗舰店,作为其品牌宣传的排头兵。中山路更是本土品牌的集散地,金鹭首饰、光华药店、好清香大酒楼、黄则和花生汤、佳味再添小吃、叶氏麻糍、大同鸭肉粥等厦门老字号本土特产,成为中山路上永不褪色的“金字招牌”。
    作为厦门最古老的商业街之一,中山路自开街以来,就一直是厦门的经济、文化中心。为保护好这一厦门“烫金名片”,多年来,厦门市政府、区政府十分注重加强对中山路沿街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制定出台《厦门中山路街区保护总体规划》,通过立法,使文物保护行之有效、有法可依;并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粉刷修缮骑楼外墙立面、统一规范广告牌、线路实行缆化,不断调整规划布局、提升街区景观,使中山路闽南、南洋风格更加突显。
    如今的中山路,经过近百年来的培育和打造,已经成为一条历史积淀深厚、经营品类齐全、名店名品云集、人流物流集中的百年老街。那成片的优美骑楼建筑、流光溢彩的LED夜景、飘香的各色美食小吃、荟萃的名人、古迹景点和回响在小巷街坊间的古老南音,留存了厦门城市宝贵的文化记忆,成为海外华人华侨的魂归所系。





真人游戏|电子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去SO娱▽乐▽城: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