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有没有发现,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事件如连续剧般频繁上演? 从三聚氰胺奶粉和地沟油,到脚踩老坛酸菜和指鼠为鸭,再到黑心烤鸭,实在令人震惊之至! 这些人是如何蜕变至如此黑暗,以至于他们的心灵都被贪利之风玷污?这种荒诞的情况令人咋舌,不断地挑战公众的道德底线。 
在北京,有关部门曾成功抓获了一个专门贩卖劣质烤鸭的团伙,他们每个月能够销售出5万只烤鸭,而这些烤鸭的成本不到3元钱,甚至连团伙成员自己都不敢吃 意想不到的是,连这样一道著名的北京名菜都可能存在伪劣产品,“全聚德”烤鸭竟然是各种碎肉和添加剂组成的,成本极低,却以几十倍的高价销售,每月销售量破万只,简直不算问题! 他们竟然连自己都不敢吃,还敢卖给消费者,为了赚钱竟然可以无视道德良心。孔令叶及其团伙制造和销售“黑心烤鸭”,究竟有多大胆? 
一、烤鸭文化一提起北京,人们往往会马上想到北京烤鸭,到了北京不仅要参观长城,还要尝尝正宗的北京烤鸭,甚至在离开时还会带上两袋真空包装的烤鸭带回家。 在元朝时期,朱元璋非常喜爱北京烤鸭,而他最喜欢的是用“湖鸭”制作的,他甚至将其称为“日食烤鸭一只”。 清朝末年,沫沫烤鸭因其酥脆的外皮,肉质肥而不腻的特点备受人们喜爱,因而得名“烤鸭”,并因外酥里嫩的口感受到人们的喜爱,因此一直延续至今。 
现在烤鸭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许多城市都能看到烤鸭店,但若想品尝正宗的烤鸭,还得去百年老字号“全聚德”。 在早期时代,北京有一家非常有名的烤鸭店,就是全聚德,绝对是行业中的大哥。烤鸭也从宫廷美食逐渐演变为普通人的美食。 在1864年,全聚德引入了最新的“挂炉”烤鸭技术,使用果木来炙烤鸭子,使其散发出独特的香气,因此北京烤鸭声名大噪。 
此外,早年的北京烤鸭在制作工艺上也相当独特。首先,它所选用的主要原料是北京白鸭,这是一种典型的肉用鸭。 这种鸭子以山泉水和野生虾为食,养殖到大约四斤左右,必须经历六十天的强制喂食,体重达到六斤后才能进行烤制。 到北京旅游,如果不试一试北京烤鸭,无异于白来一场,这也使得“全聚德”烤鸭成为了北京美食的象征。 
随着前往北京旅游的人数逐渐增多,商家嗅到了商机,那就是把北京烤鸭打造成游客手信,让游客把烤鸭带回家乡,让更多外地人也能品尝到这道美味的烤鸭,因此真空包装的烤鸭应运而生。 正是因为北京烤鸭的声誉,使其成为这座城市的特色,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北京烤鸭却开始引起质疑。 二、黑心烤鸭提到2011年的“黑心烤鸭”事件,就不能不提一个来北京旅游的网友,在离开前他没忘给亲朋好友带当地的特产。北京最出名的便是烤鸭,于是自然而然选择了这个,却没想到买到了“假货”。 
令人惊讶的是,有网友在打开烤鸭的包装袋时发现,所谓的“北京烤鸭”实际上是拼凑而成的。 它不是用完整的鸭子制作而成的,而只是由廉价的碎肉和酱料组成。不光质量有问题,重量也不实称。 尽管包装上明确标注为1000克,但实际上,鸭肉的含量最多只有300克,其余全都是用甜面酱填充的。 
这让网友感到非常愤怒,因为他们上当受骗,并且遭受了经济损失。不仅如此,他们还把这份烤鸭当作礼物送出去,这让他们感到非常尴尬,以后该如何面对对方呢? 原本是一桩好事,结果却变得糟糕透顶!可悲的是,变味的不仅仅是烤鸭,更是人心。因此,他们决定在网络上曝光此事,导致全聚德烤鸭陷入了舆论风波。 在媒体的广泛关注下,记者们不断使用多种走访方式,不断揭示“黑心烤鸭”的内幕,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原本以“匠心”烤制的北京烤鸭,如今却充斥着科技和狠活。 
经过记者的蹲点采访,市场上充斥着大量低价的烤鸭,甚至有些只售15元,价格远低于真正的全聚德烤鸭。 在走访中,一些无良摊主甚至直接承认这些不是真正的鸭子。这些摊主坦言:“假烤鸭价格更有竞争力,而且市场需求旺盛,为什么不去卖呢?” 记者进行了暗访调查后发现,类似这种“黑心烤鸭”在市场上并不罕见,并且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涉案人员众多,范围广泛。 
仅仅靠舆论的声讨是无法从根本上摧毁这一问题的,因此需要相关部门介入进行彻底调查。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孔令叶。警方接到举报后经过深入调查,通过层层筛查,最终锁定了一个名叫孔令叶的男子,他是整个“黑心烤鸭”产业链中的核心人物。 孔令叶是河北人,从小家境贫寒。早在06年,孔令叶因涉嫌销售劣质食品而入狱。出狱后,孔令叶毫无悔意,又继续从事原来的工作。 
孔令叶盯上了当下流行的“北京烤鸭”。起初他还会小心行事,只是私下进行一些交易,但对于微不足道的利润他不屑一顾。为了牟取财利,他联系了食品制造厂,他们合谋制作了“劣质烤鸭”。 三、全是科技与狠活所谓的“黑心烤鸭”,原料极其简单,成本也低得可怕。 在恶臭弥漫的工厂里,孔令叶以低于3元的成本购买一些碎鸭肉、鸭架和其他碎肉,然后将这些食材带着无数病菌从工厂送到加工厂。为了掩盖味道,他特意加了大量的酱料,生怕被发现。 
如何让这些食品顺利地进入市场呢?他们伪造防疫、食品检验等相关手续,以低价诱导消费者购买这些“黑心烤鸭”。 这样一来,低价就成为了“黑心烤鸭”进军市场的有效手段,迅速蔓延到各个角落,欺骗了数以千计的消费者。他们一方面借用“北京烤鸭”的声名走上舞台,一方面却破坏了正宗“北京烤鸭”的声誉。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正宗的北京烤鸭的价格并不低,花一百元吃一顿烤鸭和花十几元买一只完全是两码事。正是这种心态,让“黑心烤鸭”得以成功。 
他们以销售“黑心烤鸭”谋取暴利,甚至将廉价的烤鸭冠以“全聚德”商标出售。在他们记录的出货单上,明确记录着当月销售量已超过5万袋,这些产品分散在北京各个中小超市的货架上。 这一连串黑暗操作构成了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链条上的每个环节都与利益紧密相连,每个人都将道德和良知踩在脚下,这也意味着他们最终只能面对手铐和冰冷牢狱之门。 四、落网最终,警方经过精心策划,实施了抓捕行动,在北京某酒店地下停车场成功现场抓获了一起黑色交易,两天后,所有嫌疑人皆已落网。与此同时,击溃了他们的老巢,现场查获了300多只非法销售的“黑心鸭”。 
民警将这些烤鸭送往检测机构进行检验。检测结果表明,烤鸭的菌落总数已经超过标准数十倍,大肠杆菌的数目已经超过了一千一,已经远远超出了检测的极限,可以说是相当有毒的。 警报声响彻夜空,红蓝的灯闪烁不息。罪犯们注定要面对两种结局:要么被戴上手铐,要么在法庭上做最后的挣扎,要么只能平静地等待最终的审判。 在公正的法庭上,孔令叶团伙竟然还企图狡辩自己的产品是合格的。但在确凿的证据面前,他们只能承认了自己的非法行为。 
当记者问他们敢不敢吃做自己做的“烤鸭”时,他们连连摇头,表示自己根本不敢碰。就连黑心工厂的工人们也表示,就算没有监控他们也不会偷吃。 甚至在放调味料之前他们都不敢接近查看。腐烂的肉、刺鼻的恶臭味,他们自己都极力回避,却毫无良心地将这些送入他人口中。 这个黑心团伙最终被判刑六年,并查封了所有黑心工厂。一些网友纷纷表示,这种犯罪成本太低了。但是,至少这个事件能够圆满结案,就此画上终止符。 
结语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团伙“黑心烤鸭”肆虐了整整11年,最终所有成员都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我们深知,孔令叶只是其中之一,还有许多人无法抵御金钱的诱惑,从事着道德败坏的商业活动,不断挣扎在损害自己和他人的道路上。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全为至关重要。这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同时也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目前,维护食品安全的任务十分艰巨,仍需各方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