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注册 找回密码

人人论坛

发表于 2021-12-2 13: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中国书画春晚 于 2021-12-2 13:40 编辑



中国书画春晚悼念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征稿获奖名单:

李远山、刘康达、李淑刚、杨晏铭、张林堂、李凤伟、闻德连、崔晓军、刘洪啟、马利宣、尤作述、朱崇明、李洪奎、郭文善、刘正立、梁锐、李春云、夏长礼、王中卫、林立勇、宋忠厚、爱心觉罗·焘强、梁静源、爱心觉罗·焘健、王振东、姜兰、范国明、司马达俊、王观阵、孜石、乃恒


以上获奖人员请联系组委会
微信:renrenshcom
联系电话:01051656981




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













































《悼欧阳中石先生》

范国明

曾经逻辑慕孤桐,恨不门墙列石公。

波磔殷勤如去燕,笔情慷慨有来鸿。

拳拳磊落无雕饰,处处精心见画工。

逝者如斯哲人萎,聊书数语入诗筒。

【注】孤桐:章士钊,抗战时期在渝留有不少诗作。恨不门墙列石公:余于八十年代欲报考中石老研究生未果,先生曾委托弟子代函。波磔殷勤如去燕:中石先生解读永字八法之“格磔"尤富意趣。





《悼欧阳中石先生》
李淑刚
厚德博学笃志存
雅量墨宝励后生
树人书坛满天下
书香留韵铸终成
巨才夺殊能扛鼎
笔健刚力睿智情
苍天垂泪笔起落
旷世绝学宗师情
躬亲示范颂嘉名
笔墨誉满此生情
留得千古赋师表
一代宗匠翰墨情


欧阳中石,舞蹈在汉字里的人
文/孜石

也许,父亲下煤井谋生的日子
为这位,将来的山东汉子
树立起了形象,难苦磨难
才能把温暖的阳光,迎进怀里
教学生涯,笃定了一生的进取与求索
书法与哲学,为人生铺垫了双轨
一位睿智的哲人,眷恋终生
语文改革,书法教育
令人管中窥豹,艺术正在含情脉脉
历史传承,渐入一个温馨无比的境界
灿烂的文化,美丽的挥毫风景
于天时、地利与人和的辐辏中应运而生
不愿隐居在文字里,于是
硬是对准了每一笔起落的汉字
让每一划,都能舞蹈起来
你便与之通灵
不止是兰亭终身成就奖,一生
洋溢着文化味,朝朝暮暮,弟子如云
铺排出立体而宏大的翰墨丹青
无论是多么出名的诗人和书法家
无论是多么资深的艺人和大腕
都鼎力敬佩老先生的谦谦君子与德艺双馨
看一眼了《欧阳中石书沈鹏诗词选》、《中石夜读词钞》、《当代名家楷书谱·朱子家训》等,睹物思人
文如其人,格调清新高雅,沉着端庄,俊朗而又飘逸
古朴而又华美,如欣赏高山流水,又如见万马奔腾
开创出一代新书风,沁人肺腑
拭去了世间的喧嚣与浮躁
欧阳中石博学多才,崇尚文明
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国学、逻辑、戏曲、诗词、音韵等
倾心尽力,永不止息地雕塑着自己的灵魂与姿势
天与地的对话,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这一切的一切,蕴含在他的心灵之中
舞蹈在汉字里,游弋在这诱人的方阵内
书写出一幅矗立时空中的立体辞章








《悼欧阳中石仙逝》

作者:李远山

友谊无言重比山
天高路远祝平安
书香留后无多语
艺术人间中石坚
西域风云愿走好
诗花墨雨化成仙
谦谦君子心如竹
默默耕耘艺若兰
写意人生德岁月
仁兄大爱惠人间

记忆中的欧阳中石先生
刘康达



我国著名学者、教育家、书法家、京剧艺术家,当代书法学科高等教育的奠基人和开创者欧阳中石先生于2020年11月5日逝世,享年93岁。先生的告别仪式于11月11日上午9时在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举行。我和三弟刘康和从通州前往参加。
在现场我们看到,先生的亲友、同事、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约有两千人,大家从北京和全国各地赶来送先生最后一程。五人一排从殡仪馆大礼堂门前沿百米长廊排到院子东门,又从东门外顺着院墙排出一百多米。有人是坐着轮椅或拄着双拐来的。礼堂内外与长廊一侧立起的板墙上挂满各种字体的挽联,简直是一片翰墨海洋。礼堂内轻轻回响的不是哀乐,而是先生吟唱的京剧奚派老生唱腔,深沉从容,委婉细腻,宛若先生在耳边倾心叮咛。我忽然想起礼堂大门口的巨幅挽联“德洽千秋望尊山斗,道弘六艺泽被梓楠”,仿佛听到一生泽被梓楠,总为他人着想的先生,此时此刻仍然劝慰大家:“不要哀痛,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嘛。”这让人们心中油然涌起更深切的崇敬。如此盛大而别致的告别仪式我从未经见过,让我格外感动与震撼。
我们向先生深深三鞠躬,走过灵床时脚步很慢,就想仔细地端详先生——浅灰色中山装笔挺,脸颊丰润,额头舒朗,银发一丝不乱,样子安详极了,就像静卧小憩。我是少年时认识先生的,后来人生辗转,一直未得机会再见先生。今年我已七十有二,而见到的却是先生的遗容,不禁感慨世事沧桑。

欧阳中石先生留在我脑海中的印象几乎都是我少年时的记忆。
先生与我父亲刘大石(名:永泉)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已经是志趣相投的挚友了。父亲长先生七岁,在通县二中任教;先生先在通县师范任教,上世纪70年代也调到通县二中;二人交好除是同行同事之外,还因为都酷爱书画与京剧。父亲称赞:“欧阳的书法与京剧有童子功,得名师真传,实在厉害!”
先生的书法师承著名学者、大书法家吴玉如先生,(启功评价吴玉如先生“三百年来无此大手笔”“自董其昌无第二”)京剧得奚派创立人奚啸伯先生亲传,功力非常扎实。
父亲的书画也有“童子功”根底,上世纪40年代就读北京师范大学时荣幸地成为本校名师国画大家胡佩衡的入室弟子,获益弥深。父亲的京剧梅派也唱得中规中矩韵味十足,虽为票友,却有“通州梅兰芳”的赞誉。
先生与父亲同为通县教育工会京剧团(后发展成通县职工业余京剧团)的组织者和台柱子,二人合作演出的《打渔杀家》(先生饰肖恩,父亲饰肖桂英)、《四郎探母》(先生饰杨四郎,父亲饰铁镜公主)广受欢迎,常卖票演出,影响颇大。特别是二人在通县首演《四郎探母》时,先生的恩师奚啸伯亲自把场,演出获得巨大成功。这些往事《通州文化志》都有记载。
当年,我看过先生和父亲演戏,只觉得很好玩。那时,先生三十来岁,潇洒利落,十分精神,常来我家。有一些趣事,至今记忆犹新。
先生来我家总是与父亲畅谈书画和京剧。兴致勃勃常忘了时间,赶上饭口,有啥吃啥,吃完接着聊。有一回聊得下起雨来,先生家在北京城里, 回去不方便,索性就住在我家。女眷睡东屋,父亲、我们兄弟三人与先生睡西屋。那时我家住新城南街,屋里是砖炕。炕横向窄纵深宽,为了让先生和父亲宽绰些,我横卧在他们脚下。父亲与先生比肩而卧,和着窗外的雨声不停地聊啊聊,尽兴之极。我也听不太懂,一会儿就睡着了。
也有我听懂的时候。那回,父亲为一位叫李克欧的朋友刚刚画好一幅山水,钉在西屋门上审视,恰巧先生登门,父亲请先生指点。先生远观近看一番后啧啧称赞:“好画!您画的‘高山流水’含‘遇知音’之意,送知心朋友再合适不过了。”父亲刚刚面露喜色,不料先生话锋陡然一转:“只是画上的题字于我不利啊!”父亲诧异。先生手点着题字说:“您看,抬头‘克欧兄雅正’,落款‘大石’。我是欧阳——中石啊!”父亲听罢开怀大笑,为先生的敏锐、巧思和幽默。我常听父亲赞叹:“欧阳太聪明了,真是少有啊!”
先生的智慧还表现在大事上。我曾在一个访谈节目中听先生说到,自己的本行是中国逻辑史,却不能搞本行,有一点小小的失落。那自己就多搞几个本行吧,不就得大于失了吗。果然,按照这个思路,先生在中国高校书法学科的创立发展和京剧艺术、国学等领域取得空前巨大的成就,成为高山景行的一代宗师。
当年还有一回,先生又和父亲说了一个笑话:一个报考中戏的学生参加面试,主考老师出题,让他把一个木框蒙布做成的道具“石墩”搬过来。这愣小子一只手就把“石墩”提拎过来,当时就被淘汰了。先生感叹:“这个学生不懂真实生活和舞台表演的关系和区别啊!”
又有一回,先生与父亲探讨怎么才美?先生说四平八稳不一定美,比如戏曲亮相,身体太正了反而呆板。身体稍侧,俩肩膀前低点后高点,这样才精神。就像写字,比如“美”字,上边两点完全对称就不如左低右高生动好看。前几年我偶然在电视中看到先生讲书法,又说到这一点,仍然以戏曲亮相举例对照。再看先生的书法作品,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在突破四平八稳中彰显大美。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年先生创作了一个现代戏剧本《银珠》,登门征求父亲的意见。我注意到先生手工装订的手稿极其精致,封面是浅蓝色书皮纸,偏右些贴一条二指宽的白纸,白纸条上用毛笔工工整整写了“银珠”两个字,与那时出版的戏曲剧本样式相仿佛,漂亮极了!那时我觉得创作剧本是不可思异高不可攀的事,先生拿来自己创作的剧本让我惊叹钦佩不已。从此我更喜欢阅读父亲买的那些剧本了。
当年,先生和父亲所说所做无心,我这个听者看者也无意,但在懵懵懂懂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多少年后我居然干了文艺,还成了整天鼓捣剧本的编剧,也算得到了先生和父亲的泽被。
“文革”开始,先生就不便到我家来了。后来我到内蒙插队、参加工作,又辗转河北,直到1990年才回到通州,再无机会见到先生。直到参加先生的告别仪式,弹指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

我家珍藏有先生的墨宝。父亲七十岁生日时,先生草书三尺竖幅“怡然自得 辛未春敬为 永泉长兄七秩之庆贺 中石拜”,热诚贺寿,让父亲和全家非常感动。
1996年,父亲去世,我们没有惊动事业繁忙且有脚疾的先生。(先生因救挤公交摔倒的女孩被车轮轧残左脚。)不久,先生得知噩耗。在通县二中王润田校长拜访先生时当即挥毫写下一封情动肺腑的吊唁信,连同一千元奠仪,托王校长转致我母亲。母亲和全家倍得慰藉。
信是这样写的:
得悉
永泉兄仙逝噩耗不胜哀悼 而自电话之后便再无消息 弟不能前往一祭心中戚戚不已 直至今日不得稍释
适 王校长来 即烦致笺
大嫂 一罄吾衷 并转奉奠仪一千元为慰 中石谨拜
此信文言典雅,字里行间浸满深情,“永泉兄”“大嫂”抬头顶格,“弟”字略小偏右侧,讲究传统礼数格式,笔墨淋漓一气呵成,谋篇布局信手成章,堪为书信范文与书法佳作。
另外,我在父亲留下的一本《实用对联三千副》中还发现夹了一张7厘米宽18厘米长的纸条,上边是先生用钢笔写的一副楹联:
金石录有几页闲情好梦
漱玉词积多年国恨离愁
庚午年春 中石
旁边一行铅笔字是父亲的笔迹:李清照纪念馆楹联(欧阳中石撰并书)
这张纸条可能是先生与父亲交流时留下的。如今看着先生的墨宝和父亲的笔迹仿佛他们没有离去,就坐在我面前促膝畅谈,连珠妙语滋润着我的心田。

我听通州区文化馆楚学晶、孙文启和贯会学诸位先生讲,当年有“通州三石”的说法——二中刘大石(名:永泉)、师范欧阳中石和县委李小石(名:芳),他们以书画、京剧造诣颇深享誉通州,至今被很多从事和爱好文艺的人们仰慕、效仿与怀念。
先生和父亲这一代老知识分子,确实学问好,多才艺,尤其国学功底深厚,保留民国风和文人雅士的品格气质,构建起安顿心灵的精神家园,文化底蕴涵养了他们的生存生活方式,成就了他们儒雅的文人人生。即使在战乱、物质匮乏和政治运动频仍的岁月,即使背负着家庭成份高、所谓“历史问题”等沉重包袱也能从容度过,而且不发怨声,不动摇对美的追求。待到昌明盛世便尽情绽放才华,热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一笔一画一唱一和中燃烧着爱人、爱国、爱美的炽热激情。欧阳中石先生从事中小学基础教育长达30年,53岁才调入大学从事高等教育,可谓跑步成就辉煌功业成为一代宗师。这种久积迸发后劲无穷的成功人生充分证明了国学与中国知识分子顽强恒久的生命力。
我们潞河中学教工子弟发小,老校长方田古的儿子党大建在微信中也感慨道:“我们这一辈深感老一辈人文化底蕴的深厚与多彩。那个年代,物质匮乏,但他们精神丰硕,尤其是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造就了令我们这些后人仰慕的健全人格。同样是人,同样是知识人,有无艺术和审美之功力、内涵与视野大不一样。虽说咱们也到了这个年龄段,但与他们相比,我们眼中的世界不如他们美。”
最近,网上还流传一段话:“读书就是涵养人的灵魂。不读书的人是用身体感受世界,而读书的人是用身体和灵魂同时感知世界。在灵魂的世界花可以常开,水可以长流,你不会孤单,不会痛苦,不会害怕,你可以对话先贤,可以傲视天下,可以悲悯众生,可以怆然涕下,可以自由穿梭于身体和灵魂,往来于彼岸与尘世,你是精神世界的王者,那是只属于你自己的天堂。”
大建之言和网上的这段话,于我心有共鸣焉。
那天,我从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出来,眼前久久荡漾着翰墨的海洋,耳畔先生的吟唱声连绵不绝,似听出了先生的拳拳之心和殷切期望:如何做人?如何修炼灵魂“文化地”生存生活?怎样为世间增添真善美?怎样无愧先人与后人……
欧阳中石先生,我们尊敬的老前辈啊——
请您放心走好!
有您为师表,晚辈们一定尽心做好!
2020年11月17日 于通州
作者刘康达,通州区文化馆正高级研究馆员(退休),通州戏剧协会主席。刘康和(通州区政协文史委特邀委员)提供部分照片、资料。




悼念著名书法家教育家学者欧阳中石先生






欧阳中石书法欣赏












关注人人论坛及人人艺术网公众号,投稿作品将在网站及公众号首先发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 13:38: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书画春晚悼念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征稿获奖名单今日头条人人艺术网·人人艺术品交易平台
http://www.renren.net.cn/article.php?id=9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 13:44: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书画春晚悼念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征稿获奖名单
https://www.toutiao.com/i70369702069288637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 13:46: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点资讯】中国书画春晚悼念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征稿获奖名单 www.yidianzixun.com
https://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ZTEor9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 23: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书画春晚悼念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征稿获奖名单_人人文学-王博生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b079710102z9jq.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