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注册 找回密码

人人论坛

发表于 2020-5-21 16:2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人人文学 于 2020-5-21 16:31 编辑

  诗歌创作中的人格映射论——爱情诗人董培伦笔下的痴情儿女
——关于董特笔下18种爱情形象的解读  之7
千载伫候,只为瞬间
陈虚炎

    爱情产生分离,就需要等待;等待久了,就产生压抑;而压抑太久,就容易“变异”。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当哈姆雷特问自己这个问题时,他的意识中早已有了绝望的答案。因为他的爱人欧菲利亚已跳河自尽,他人生最后的希望已被扼杀,即便能成功弑叔报仇,他也完全是具行尸走肉,失去了活着的意义。所以,最终他选择与叔父同归于尽。有人感慨,这个睿智的青年,既然有如此强大的心智,完全可以策划一场完美的复仇,为何要把自己的生命也搭进去;也有人唏嘘他的愚蠢,为了已经失去的爱情而葬送自己的生命和未来,完全不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君王的形象。这种没志向和野心的王子,配不上他拥有的超人智慧。的确,《哈姆雷特》这出剧,无论谁看到底,都会生出“不应该是这结局啊”的困惑和遗憾。然而,这就是莎士比亚设计剧情和创造形象的高明之处。然而,这个形象并非完全虚构,而是有原型的,这段故事取自丹麦的历史,而我们认为不真实之处,正因作者在塑造哈姆雷特这个角色的时候还加入了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

    只要我们细细观察,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的主人公: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其实都浸透了作者的悲剧人格。无论是感情深浓,智慧超群的哈姆雷特,还是英明神武的英雄奥赛罗,或者刚愎自用,喜听好话的李尔王,奸佞贪婪的麦克白,这些全部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全部毁灭于自我某种特殊情结或欲望。他们精神深处既有神性的一面,也有强烈欲望的人格化一面,他们之间的共通处,恰恰就是莎翁不可逃避的人格障碍:强烈的天才毁灭意识。这种毁灭意识的人格的产生,或许正是因为莎士比亚本身就是一位伟大的天才。某种阴谋论的野史认为,52岁“英年”早逝的莎士比亚其实并非正常死亡,而是被他的一名亲戚下毒谋害而死的!如果这是真实的,我们就可以得知,人格意识对人生和命运的重要影响。另外,仅仅从爱情观的角度去分析人物,你会发现哈姆雷特与罗密欧的形象是极为相似的,都是为爱殉情或者自杀,即便是朱丽叶,作者同样赋予其殉情自杀的形象。由此可见,莎士比亚心中,较之生命,爱情是无上的。

    为爱殉情,是一种理想人格。换句话说,这种爱情观体现出极强的超我人格。殉情(或献身)作为一种极端的表现形式,其实也可以有所取代。理论上说,不惜以付出个人惨痛代价而追求的爱情,都体现出雷同的理想人格。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中,除了牛郎织女外,无论是梁祝的生死化蝶之爱情,哭倒长城的孟姜女,还是为爱被镇压雷峰塔下的白娘子,都是这类爱情形象的转化。在文学作品中,具备这种形象的人物,同样可以投影于他的作者。这种人格映射,并不是全然对应的,我们只能说其作者可能具备这种人格或者至少是这种人格趋向。只有同类形象的作品数量足够多时,那种映射的可靠性才得以大幅增加。比如《老人与海》的作家海明威,因为在其多部小说中创作了“硬汉”的形象,这种硬汉形象具有不畏强权,肉体伤害,战胜自然,战胜恐惧等精神品格,有着强烈的“自我”投影;而其硬朗地新闻体小说风格以及塑造硬汉形象的高度一致性,给了海明威“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以及“文坛硬汉”的美誉,同时也无可逃避地“暴露”了他的真实人格或理想人格。由于对应这类人格(为爱殉情)的特殊考验,往往只是存在于小说故事中。尽管几率渺小,一旦现实中发生此类特殊情况,我们有理由认为,具有这种理想人格倾向的创作者,超我献身意识可能会大于自我保护意识。

   在董特大师于1978年回杭州定居后数年间,创作爱情诗数量剧增。他从不同的视角,对恋爱与爱情观所作大量探索式地尝试,覆盖了各种类型和风格的爱情诗创作。自然,爱情诗中最唯美的殉情主题也逃不过他的视野。1994年一场千年难遇的天文奇观,当年各大报刊都大幅登载关于木星与彗星相撞的新闻报到。这种毁灭性的撞击,正可寓意热恋之男女,为爱义无反顾,粉身碎骨。嗅觉极其灵敏的诗人,第一时间捕捉到此意象,由此展开了格局辽野,大气恢弘的篇章《太空之吻》。

“宛如奔赴前生前世预约
不顾今生今世是否有缘
以闪电的姿势横贯时空
驰向我的挚爱我的翘盼

多么迢遥复迢遥的间距
多么漫长复漫长的华年
宇宙人熬白了堂堂须眉
地球人瘦削了丽质红颜
眶里噙不住的千滴相思
溅起银河中的七彩花瓣
溢出云飞雾腾缠绵情意
流成雨落雪飘絮语哀怨

苍茫地球沧海过桑田过
沧海桑田在时序中循环
浩渺宇宙诞生过毁灭过
诞生毁灭在空阔里繁衍
终于在尺尺寸寸削减里
终于在分分秒秒抖落间
两双手就要摘那只禁果
两颗心就要尝吻的震颤

监视他人秘密的地球人
请关闭你望远镜的窥探
不要因我们拥抱而惊讶
不要为我的殒殁而叹惋
我愿以太阳般一腔炽热
将木星的亘古沉默点燃
在她怀中融尽我的微笑
用生命谱一曲爱的礼赞

无望地期待无异于屠宰
千载伫候只是为了瞬间
有情有缘相亲相爱片刻
远胜过百代厮守之甜蜜”


    其中两个星体“碰撞”所代表的意象,有双层含义。一者为星体本身的物理碰撞,二者寓意两性结合。然而“粉身碎骨”尽管可由前者得出,但作为旨意殉情的爱情诗,后者又未必与之相关。这就是此诗矛盾所在和最大奥妙。还得引用圣经中“偷尝禁果”的故事:亚当与夏娃,因为偷尝了禁果,最终获得智慧,却被耶和华贬下人间。圣经中的禁果,是一种启迪智慧的果实,而人性的禁果,确是两性结合。所以圣经中“偷尝禁果”故事本身就是种隐晦的象征。而诗人将这种“偷尝禁果”又进行一种形象上的转换,那就是与“两性结合”过程相似的“碰撞”过程。“终于在尺尺寸寸削减里/终于在分分秒秒抖落间/两双手就要摘那只禁果/两颗心就要尝吻的震颤”,其中禁果,与吻的震颤,是星体碰撞的绝佳意象。诗人只说,两只手就要摘到禁果,却不提性爱本身的过程相似性,这种隐晦处理,实在是提升文学价值的不二选择。撞击,尽管只有一瞬,却是诗歌中性元素的合理来源。让无情的星体,怀上“人性的种子”,无疑,性是最好的象征与解说。正如诗人另一首诗歌《海潮恋歌》中“涨潮,我才能和你拥吻/退潮,我们将依依别离”,诗人对潮岸的拍打关系作了相似的处理。撞击,本身就蕴藏着深刻的性意识。这既是诗人潜意识对激烈爱情的解读,也是对爱情激烈程度的最直观表达,发现这点,本身就是有独创性的,而敢于尝试,在那个时代,确实需要一种魄力和胸襟。试想,如果诗人只是保守地写这首诗,不冲破某种禁区,仅仅以“追逐”或者“拥抱”这类激情缺失的意象来搪塞,那样就很难抵达殉情的深度,也直接拖累了该诗想要表达爱情观的高度。

    当然,浓厚的感情不仅仅只因加入“性”的佐料,对于董特而言,性元素的加入充其量只是为了还原爱的本质,让爱情具有具足于性和爱的二元辩证关系,如此建立拟人的真实性。然而其情感的浓重程度,却出于对思念与等待的渲染。

    “苍茫地球沧海过桑田过/沧海桑田在时序中循环/浩渺宇宙诞生过毁灭过/诞生毁灭在空阔里繁衍”——如此浩渺的视野和格局,是一般诗人所未能乞及的高度。这需要诗人博大胸怀与放眼宇宙的大视野。同样,在他先于《太空之吻》(创作于1994年)的诗歌《击岸浪》(创作于1991年)一诗中有过类似的表述:“只为你的回眸一笑/汪洋中我等了千年/有片桑田化为沧海/有片沧海变成桑田”我们可以看到两者关于“等待”以及“时空漫演”的极为相似的处理;还有,在《我真想化作一缕月光》一诗中有一句:“调皮的星星偷窥我们的秘密”,这个“被偷窥”的意象,在《太空之吻》中也可找到相对应的诗句:“监视他人秘密的地球人/请关闭你望远镜的窥探”。这证明了,一个诗人在诗歌创作之路中,不同时期作品会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借鉴性,即在自我作品中偶尔出现反复借鉴和“重申”的过程。这源于思维框架和创作意识的循环周期,也受限于同类题材创作的收敛性,这是必然的过程和结果。这也证明了,成功的诗歌创作中,往往兼并了独创与继承两个脉络,独创是诗歌不落熟套的要点,而继承则是优化改造,这两者都是诗歌创新的核心因素。

    另外,高度形象的人格化处理,也是铸就此诗的成功之处。“宇宙人熬白了堂堂须眉/地球人瘦削了丽质红颜”,这里将星体作为一种有形的生命体,简短两句,不仅精准地做了色彩和年龄上的区分与刻画,也为之后的撞击铺垫了感性的余味。

    结尾“无望地期待无异于屠宰/千载伫候只是为了瞬间/有情有缘相亲相爱片刻/远胜过百代厮守之甜蜜”,是诗人爱情观的表达。他认为瞬间之激情,远胜百世相守。或许这样解读也有错误,因为此诗创作的主观是殉情的表意,而“激情碰撞,撞出点燃再生生命火花”却又可作为其更深层次的解读,这两种解读分开来,都有其现实合理性的理解,而合起来,两种解读却有相悖的一面;然而无论如何拆分或理解,却似乎又浑然天成,难以梳理。(个人理解是,这种情爱模式对应于渡边淳一《失乐园》中男女主人公在享乐极度性爱后,双双服毒殉情形象,两者非常相似)这种奇异性,或者正是此篇爱情巨作之经久不衰魅力所在。

    不在沉默中寂灭,就在沉默中爆发。从《沉默的约会》所塑造的压抑的情爱形象,到《太空之吻》冲破压抑和禁区,这是一次大爆发式的思想转变,也是被压抑许久的诗人的爱情观的革命。“有情有缘相亲相爱片刻/远胜过百代厮守之甜蜜”,这或许不仅仅是爱情诗的变革的方向,更是反传统的爱情革命之宣言。《太空之吻》就如同一场“牛郎织女”的太空之恋,只是诗人将笔下星体化作了最终湮灭的永恒之恋,显然,这首诗歌的爱情形象是超我形态的,体现出诗人为爱情献身之精神,以及无与伦比高尚节操。尽管这两首诗歌都不可逃避地描绘了性,然而都运用了相当高明的技巧和隐晦手法,无论从艺术价值,还是直观的审美体验,均已达到了当代爱情诗前所未有的高度。


2020.4.28


    作者简介:

    陈铮,笔名陈虚炎。祖籍杭州,毕业于浙江科技学院,现年37岁,从事文艺写作、评论,现为东方诗词协会,子曰,重庆,西子湖诗社会员。

诗人简介:▽


    著名诗人董培伦,笔名董特,生于山东省诸城市龙都街道董家崖头村。系世界华文爱情诗学会会长、《伊甸园》诗刊创刊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浙江图书馆文澜讲坛客座教授、西子湖诗社社长。现居杭州。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沉默的约会》《董培伦爱情诗选》《太空之吻—柯平选评董培伦爱情诗58首》《蓝色恋歌十四行》《春天的来客》等13部,另有散文集、评论集多部。并与诗论家骆寒超教授主编了《20世纪华文爱情诗大典》《新诗百年·爱情诗选粹》等。作品多次获奨。2017年荣获新诗百年百位最具实力诗人称号。母校诸城一中为他建立了董培伦情诗艺术舘和董培伦爰情诗研究会。在他创作的近1500首诗歌作品中,爱情诗就有500余首。得到全国30多位著名诗评家的赞扬和肯定。台湾著名诗人洛夫给他的条幅称他是西湖大情人;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给他的爱情诗题词说:培伦先生,情人老去,而爱不朽。诗人老去,而诗年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21 16:34:36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创作中的人格映射论——爱情诗人董培伦笔下的痴情儿女
https://www.toutiao.com/i682921286976300699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21 16:35: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创作中的人格映射论——爱情诗人董培伦笔下的痴情儿女_人人文学网
http://www.renrenwenxue.com/html ... geyanjiu/36988.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